当前位置:首页 > 环保科普 > 正文

环保科普|解密!我们身边的环保知

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《电子工业水污

关于发布国家生态环境标准《排污许

关于贯彻落实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

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(2023年

关于增补《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》

湖泊是如何分类的?

破坏臭氧的“元凶”

宜宾市的工业结构及治理

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

我们的家乡森林资源怎么样呢?

近40年没在我国露面 毛腿渔鸮:

环保科普

 

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

 作者:宜宾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| 来源:宜宾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| 创建时间:2019年03月12日 | 点击次数:


 


       1972 年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会议、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、2002 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和 2012 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,为我国加强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借鉴和外部条件。我国环境保护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:
       第一阶段:从 20 世纪 70 年代初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。1972 年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时,我国正处于左倾社会主义思潮当中,当时的观点是“社会主义没有污染”,“说社会主义有污染是对社会主义的污蔑”。周恩来总理首先看到了污染的严重性,他强调不能将环境问题看成是小事,不要认为不要紧,不要再等了。在周总理的指示下,我国派出代表团参加了人类环境会议。会议后不久,1973 年 8 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,提出了“全面规划、合理布局,综合利用、化害为利,依靠群众、大家动手,保护环境、造福人民”的 32 字环保工作方针。
       第二阶段: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 1992 年。这一时期,我国环境保护逐渐步入正轨。1983 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,把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。1984 年 5 月,国务院作出《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》,环境保护开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。1988 年设立国家环境保护局,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。地方政府也陆续成立环境保护机构。1989 年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,提出要积极推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制、污染集中控制、限期治理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、“三同时”制度、排污收费制度等 8项环境管理制度。同时,以 1979 年颁布试行、1989 年正式实施的《环境保护法》为代表的环境法规体系初步建立,为开展环境治理奠定了法治基础。
       第三阶段:从 1992 年到 2002 年。里约环发大会两个月之后,党中央、国务院发布《中国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十大对策》,把实施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。1994 年 3 月,我国政府率先制定实施《中国 21世纪议程》。1996 年,国务院召开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,发布《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》,大力推进“一控双达标”(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、工业污染源达标和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标)工作,全面开展“三河”(淮河、海河、辽河)、“三湖”(太湖、滇池、巢湖)水污染防治,“两控区”(酸雨污染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)大气污染防治、一市(北京市)、“一海”(渤海)(简称“33211”工程)的污染防治。启动了退耕还林、退耕还草、保护天然林等一系列生态保护重大工程。
       第四阶段:从 2002 年到 2012 年。党的十六大以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、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、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、环境保护是重大民生问题、探索环境保护新路等新思想新举措。把主要污染物减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,完善环境法制和经济政策,强化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,提高环境执法监管能力,积极开展国际环境交流与合作。
       第五阶段: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,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,要求融入经济建设、政治建设、文化建设、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,努力建设美丽中国,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,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。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论断和战略抉择,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,昭示着要从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解决我国环境问题。



  上一文章:    我国的环境保护法规简介
  下一文章:    环境保护的产生与发展

 

2007-2018©CopyRight,YBEMC.COM,Inc.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书面授权,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

办公电话:0831-8246026 业务联系:0831-8246057 网站服务:0831-8246544

地址:宜宾市翠屏路246号 邮编:644000 蜀ICP备18015842号 51.La 网站流量统计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