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,是我国重要的物种基因库,有高等植物近万种,占全国总数的33%,居全国第2位;大熊猫数量、栖息地面积均占全国的70%以上,被誉为“大熊猫的故乡”。 近来年,我省积极实施退耕还林、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,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8.03%,但生态屏障功能仍较脆弱。 为此,我省通过将全省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、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,形成符合四川省情的生态空间保护格局,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、面积不减少、性质不改变。 我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,突出依法依规、科学性、协调性、动态性和因地制宜原则。其中,空间分布格局为“四轴九核”。
“四轴”指大巴山、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、川东南山地以及盆中丘陵区;
“九 核”指若尔盖湿地(黄河源)、雅砻江源、大渡河源、大雪山、沙鲁里山、岷山、邛崃山、凉山—相岭和锦屏山。 根据方案,我省生态保护红线分为4个重点区域和13个区块。4个重点区域分别为:若尔盖草原湿地生 态功能区、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、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、大小凉山水土保持及生 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。 13个区块分别为: 1.雅砻江源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 2.大渡河源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 3.若尔盖湿地水源涵养—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 4.沙鲁里山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保护红线 5.大雪山生物多样性维护—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 6.岷山生物多样性维护—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红线 7.邛崃山生物多样性维 护生态保护红线 8.凉山—相岭生物多样性维护—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 9.锦屏山水源涵养—水土保持 生态保护红线 10.金沙江下游干热河谷水土流失敏感生态保护红线 11.大巴山生物多样性维护—水源涵养 生态保护红线 12.川东南石漠化敏感生态保护红线 13.盆中城市饮用水源—水土保持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后,我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约80%的草本湿地和湖泊湿地,以及60%以上的森林生态系统被纳入红线管控,可有效保护四川自然生态系统60%以上的水源涵养功能和约50%的水土保持功能 。此外,全省95%以上的物种资源也将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获得保护。 值得关注的是,为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划得实、守得住,方案明确,对违反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、造成生态破坏的部门、地方、单位和相关责任人,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。对推动生态保护红线工作不力的,区分情节轻重,予以诫勉、责令公开道歉、组织处理或党纪政纪处分,构成犯罪的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。对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,实行终身追责。
|